前一段時間,有條微博在網絡上熱傳“國產嬰幼兒奶粉質量優(yōu)于進口,你信不信?”這條微博的熱傳是因為中國乳制品工業(yè)協(xié)會在4月28日舉行的一次新聞發(fā)布會上,公布了一份“國產與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狀況調查報告”。報告指出,國產產品質量好于進口產品。從價格上看,進口品牌價格高于國產國內品牌近一倍。這一論斷似乎想要顛覆人們固有的“國產嬰幼兒奶粉不如進口奶粉”的印象,因此也引發(fā)了人們“你信不信”的質疑,帶著這份質疑,我們來看看中國乳制品工業(yè)協(xié)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美菊對此問題的解釋。
4月28日,中國乳制品工業(yè)協(xié)會召開新聞發(fā)布會,此次進行的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狀況調查,是在北京及周邊的省會城市的市場隨機抽樣,共抽檢樣品25個品牌。其中國內生產的國內品牌13個、國內生產的國外品牌3個、進口產品9個。但是這份調查報告并沒有告訴人們具體是哪些企業(yè),而只是在報告結尾處列舉了一個由15家企業(yè)組成的“主流品牌嬰幼兒乳粉監(jiān)測名單”。
中國乳制品工業(yè)協(xié)會劉美菊解釋道:我們說的16家國內的企業(yè),實際上包括在國內生產的外資品牌和國內生產的內資品牌,比如像美贊臣、多美滋、惠氏、雀巢,他們現(xiàn)在都在中國建廠,品牌雖然是外資品牌,實際上現(xiàn)在都在國內生產的,我們叫國內生產的產品。同時還包括國內的品牌的在國內生產的這些產品,你比如說國內的有蒙牛、伊利、圣元、雅士利、完達山、飛鶴,這些都是比較傳統(tǒng)的我們國內的品牌,進口產品就是純在國外生產完了的桶裝的嬰兒配方粉直接進口,不用在中國內地再進行加工了,直接就進市場賣的純進口的品牌。
此次質量調查總的評價是,國產產品無論是國內品牌還是國外品牌質量好于進口產品。這讓人們質疑,中乳協(xié)發(fā)布這一質量調查報告的目的是不是為了給國內乳品企業(yè)進行宣傳。
作為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你們作為一個行業(yè)協(xié)會,做了這樣一次調查,但是沒有告訴市場,沒有告訴消費者,到底我檢查的是哪家企業(yè),哪個品牌,那么對于消費者的這種認可程度,有沒有影響?就是我不知道你調查哪家了,我怎么去信任呢?
劉美菊:因為我們說的是主流品牌,所謂主流品牌就是你在省會的一級城市、大的市場都能夠看到的這些品牌,叫主流品牌。而且我們抽查的這個16家品牌基本上占到了我們國內嬰幼兒配方粉市場70%的份額,是非常有代表性的。
對這幾個品牌的調查合格,是不是也意味著不是在你們調查范圍之內的其它品牌也是合格的?劉美菊:對主流品牌的這個抽檢,我們協(xié)會從2010年就開始了,已經連續(xù)三年了,在行業(yè)內就開展了月月抽檢活動,就是對這些主流品牌進行每月的質量的抽檢。
你們是作為一個行業(yè)協(xié)會?劉美菊:委托第三方檢測。第三方調查機構它是國家質檢總局認定的一個檢測的中心,就是日常的可能乳制品的抽檢,他們就是做得比較專業(yè),我們找也是找最好的。
如果有人問我:“國產嬰幼兒奶粉的質量優(yōu)于進口,你信不信?”我的回答是:“我當然愿意相信,但我也許還需要等待!睙o論是中國紅十字會還是中國乳制品行業(yè),重建信任是當前最緊要的問題,一個沒有信任的社會,意味著每個人都要付出更高的生存成本,所以我們期待信任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