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康育兒知識:科學補鈣讓寶寶更健康。
中國營養(yǎng)學會2002年全民普查顯示,全國人均鈣攝入量僅為391毫克,相當于推薦攝入量的41%,比十年前1992年全民普查數(shù)據(jù)人均鈣攝入量405毫克還下降了14毫克,由此可見在中國人群中缺鈣的現(xiàn)象還是很普遍的,尤其是對于兒童、孕婦、乳母、中老年人補鈣更值得關注。但是面對五花八門的廣告宣傳和廠家促銷,很多人都搞不清楚自己究竟該不該補鈣,也不知道補什么鈣好,更不知道每天應該補多少鈣、怎樣正確補鈣,因此雖然支付了高額的補鈣費用,卻沒有達到補鈣的效果。希望通過本文的介紹,讓大家能夠揭開補鈣宣傳的層層迷霧、識破商業(yè)促銷的百變花招,達到真正掌握補鈣知識、促進骨骼健康的目的。
美國研究人員曾分析了美國及加拿大市場上數(shù)十種補鈣產品,結果顯示鉛含量最高的是骨粉,次為貝殼類,雖然骨粉來自天然生物原料,但需要注意的是,動物體內的重金屬(鉛、砷、鎘等)大多富集在骨骼中。此外,重工業(yè)所造成的海水污染,使貝殼類的海洋生物中重金屬含量增加,而且這種沿海軟體動物吸附能力很強,能將近海的污染物、鉛、砷、鎘等重金屬吸附,因此從這些材料中提取的鈣產品在生產提純過程中如果工藝不過關就很容易重金屬超標。而研究結果顯示經過提純精制的碳酸鈣的含鉛量遠低于那些以海洋生物和動物骨骼為材料制成的鈣劑。以先進生產工藝生產的精制碳酸鈣完全符合安全要求,應是選擇。
在體內經過轉化的維生素D對骨骼的形成極為重要,它既可以促進鈣在changdao的吸收,使鈣最終成為骨質的基本結構,又可以促進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進一步增加人體對鈣的利用率,雖然人體皮膚經陽光照射也能合成維生素D,但長期在室內的人以及合成能力低下的老年人更需要額外補充一些維生素D才更有利于鈣的吸收。
缺鈣就補鈣,缺鐵就補鐵,微量元素不是補得越多越好。因為有些微量元素補多了對人體反而不好,如鎂補多了會引起惡心、腹瀉、胃腸痙攣等,還會影響其他營養(yǎng)素的吸收。中國營養(yǎng)學會1992年全民普查結果顯示中國人并不缺鎂、銅、錳這些微量元素。
目前,還有人提出補鈣和其他微量元素一起補的說法,市場上也出現(xiàn)了相應的產品,如鈣鋅合劑、鈣鐵合劑等等。但有專家指出,大量的二價鈣離子與鋅、銅、鐵等微量元素會產生競爭吸收機制,相互干擾吸收,因此,鋅、鐵等微量元素的補充是必要的,但最好不要與鈣同時服用,可以間隔半小時分開服用。